课堂调研促融学 笃行实践谱新篇

提交人:王平 | 时间:2023/2/25 17:54:10 | 浏览次数: | 位于栏目:课堂教学 新窗口打开
课堂调研促融学 笃行实践谱新篇

——市教研室专家组莅临淮师一附小开展教学视导工作

       二月沐风,空山凝云。为了推进“融学课堂”建设,促进新学期教学工作有效展开,近期淮安市教研室的六位专家走进淮师一附小进行了教学视察督导工作,一共听了12节课,查看了各教研组以及学科方面的新学期工作计划等资料。

语文:学教相融 教学相长

       淮安市教研室杨红梅书记先走进了一年级张思璐老师的课堂。“小朋友们看,蓝蓝的天空中,大朵大朵的白云,像什么呢?”课堂上,张老师笑眯眯地问。哦,原来她执教的是一节以“春天来了”为主题的大单元融合课。课堂中,老师注重识字、写字方法的教学,落实本真课堂的迁移运用,努力实现融学课堂五个“给”。 杨书记又听了一节由六年级徐林林老师执教的《北京的春节》。徐老师深刻践行“融学课堂”理念,通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四组词串,实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和理解,突显了单元语文学习要素。

       杨书记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两节课都找准了儿童生活的兴趣点、生长点,关联了学生已有经验,拓宽了学习的宽度。两位老师都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实践路径,汇集生活导向课堂,还灵活整合板块内容,实现了学教融和,与学生共创“五G”课堂。她称一附小的教学是秉持了本真教育的特色,指向儿童成长的原点。

数学:融本求真 法理相通

       淮安市教研室方学法科长走进二年级蒋蓓蓓和四年级张丽老师的课堂。蒋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下册《除法竖式计算》。蒋老师遵循“理与法”并重原则,立足学生真实起点,行云流水般地打通了计算教学中实物操作与智慧抽象的壁垒,让学生由“理”到“法”,再从“法”回到“理”,并在横纵比较中发现异同,思维在计算法理间自由切换,触摸计算本质。张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课中张老师践行学教融和,呈现良好质态。整节课灵动鲜活,多角度互动,让知识在学生的心中自然搭建并向纵深处推进。张老师教学语言专业多样,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状态积极,师生共趣共进。

       方科长对两节课给予了认可和称赞。他认为两节课目标定位精准,情境创设真实,活动推进有序,学生参与积极,学习效果俱佳。同时,他也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更多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发挥,更好地调动自主、个体、团队的交流,让学生做真正的小老师,让5G课堂自然发生。

英语:融“境”学“本” 探法寻真

       英语学科由三年级魏蔚老师执教《In class》和五年级李思凡老师执教《Cinderella》。魏老师融合教材和绘本,将课堂情境延伸到课外生活,通过语言的复现,帮助学生形成规则规范意识。李老师采用电影幕布的教学方式,丰富故事文本内容,通过场景的转换,带领学生感知故事和人物的心理变化。

市教研室丁海英老师从目标定位的精准性、解读文本的科学性、作业设计的层次性、课堂评价的对标性四个方面对两节课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分析,称赞一附小的老师能够紧跟新课标,积极实践主题大单元教学的研究。同时也提出老师们要能够在常态教学中切实体现学生立场,不断反观自己的课堂,做既有研究力又有创新力的研究型教师。

  德法:学思共融 因学活教

       杨静静老师执教的《我是独特的》一课,抓住三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紧扣“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生活性”、“活动性”的特点展开教学,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从多角度认知自我,了解自我,正视不足,改变自我,引导学生行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张甜甜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我们的好朋友》一课。课堂活动层次分明,紧紧围绕主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学习,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情感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与习惯,做到”情”到“行”层层推进。

       市教研室康泉老师指出,一附小的两节德法课是基于了解真实学情的“真起点”的教学。她指出,德法课应基于学生立场,珍视即时生成,让课堂有“真体验”,最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真热忱”,真正地融入到德法课堂中来。

音乐:五育通汇  融合增智

       市教研员谢婵老师听取了韩文华老师执教的《敲起我的小木鼓》和沈艳艳老师执教的《再见吧,冬天》两节音乐课。两位老师能秉承“融学课堂”理念,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体现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兼顾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研讨中,韩文华老师介绍了我校音乐课程实施特色,陶涛主任就音乐组基于学校“本真教育”教研主题再深入进行的相关小专题研究等方面做了相关汇报。  

       谢婵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和我校音乐学科相关工作的开展表示高度认可。她说到,韩老师的课真实、扎实,真正让融学课堂有效发声,学习氛围高涨;沈老师极具亲和力的课堂让一年级的小朋友置身于课堂的浪漫,关注了低年段学生的发展目标。同时她也给出了宝贵意见,希望老师们能将“在音乐课堂上体现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也期望我校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上能为全市小学音乐教学提供范本,砥砺前行。

心理:资源融汇 情理相生

       三年级董雨老师《失败了,我不怕》通过“抓逃手指”的热身游戏,既让学生放开了自己的手指,把注意力投入课堂,又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本节课,学生学会冷静和勇敢,能在失败面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王景辉老师展示的是六年级的《妈妈请您听我说》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活动课。课堂上王老师注重学生的体验,设置情境,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不同的沟通方式带来的情绪变化,建立有效沟通的方式。

       课后市未成年人指导中心侯一波主任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肯定了一附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就两位老师的课堂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侯主任说,心理健康重在感受与体验,用游戏和活动帮助孩子沉浸式感受,在体验中帮助自身成长,给我校心理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令在场老师收获良多。

       融学为上,顺学而为。这次视导活动目标明确,指导细致,淮师一附小会以此为契机,真教、真研,常态化开展“融学课堂”研究,充分发挥淮安市“融学课堂”新样态的示范、辐射作用,为淮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